螺旋的类型根据液体和固体在转鼓内相对移动方式的不同分为逆流式和顺流式。逆流式离心机的加料腔在螺旋中部,也就是位于干燥区和沉降区之间的边界附近,以保证液相有足够的沉降距离,但固相仅能停留其通过圆锥部位所需的时间,因此要求有较高的离心力;物料由这里进入转鼓内会引起此区已沉降的固体颗粒因扰动再度浮起,还会产生湍流和附加涡流,使分离效果降低。
顺流式离心机由于进料口在转鼓端部,避免了逆流式的湍流,保证沉渣不受干扰,离心机全长都起到了沉降作用,扩大了沉降面积,悬浮液在机内停留时间增长,从而使分离效果得到提高。由于延长和没有干扰的沉降可有效地减少絮凝剂的使用量,使机内流体的流动状态得到很大改善,并且可通过加大转鼓直径来提高离心力,因此可显著降低转速,节省电力消耗,同时减少,延长机器的寿命。

卧螺离心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1、摆线差速器:通过它和其上主皮带轮、差速皮带轮、转鼓和输料螺旋保持恒定的差速;以便滤渣排出。如更换皮带轮可改变差速。
2、输料螺旋:圆柱段与圆锥段的导程不一,以便分离的滤渣尽快推至到出渣口,它与转鼓保持一定的差速,可以前或滞后。
3、转鼓:由碳钢或不锈钢制成,其上有出液口和出渣口,分圆柱体和圆锥体两部份,两者的长度比例根据滤液的清澈度和滤渣的含水率要求有所不 同。
4、机座:型钢焊接而成,以弹簧、橡皮减振装置悬于基础支架上。
工作原理:本机由转鼓、螺旋输送器、摆线差速器及动力,润滑系统等主要部分组成。转鼓、螺旋输送器同向高速旋转,转鼓与螺旋输送器在摆线齿轮差速器的作用下速差0-35转/分。分离原液经进料管进入高速转动的转鼓内,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中质量大的悬浮物迅速地向筒壁积聚。分离后的滤液由进液管进入水室分离排出。沉渣由螺旋输送器推送到转筒的圆锥端经出渣口排出。调整大端盖上的调节阀出水口位置,可以改变滤液含量和出渣干湿度。

整机采用整体机架结构、吊装安全方便、占地面积少。

可调节的机械因素
A转鼓转速
转鼓转速的调节通常通过变频电机或液压马达来实现。转速越大,离心力越大,有助于提高泥饼含固率。但转速过大会使污泥絮凝体被破坏,反而降低脱水效果。同时较高转速对材料的要求高,对机器的磨损增大,动力消耗、振动及水平也会相应增加。
B差速度(差数比)
差速度直接影响排渣能力、泥饼干度和滤液质量,是卧螺离心机运行中重要的需要根据运行情况进行调节的参数之一。
提高差速度,有利于提高排渣能力,但沉渣脱水时间会缩短,脱水后泥饼含水率大,同时过大差速度会使螺旋对澄清区液池的扰动加大,滤液质量相对差一些(俗称“返混”)。
降低差速度,会加大沉渣厚度,沉渣脱水时间增长,脱水后泥饼含水率降低,同时螺旋对澄清区物料的扰动小,滤液质量也相对好些,但会增大螺旋推料的负荷,应防止排渣量减小造成离心机内沉渣不能及时排出而引起的堵料现象,防止滤液大量带泥,这时就必须减小进料量或提高差速度,一些型号的设备具有自动加快排渣的功能,既当设定扭矩达到某一限定值后,设备会自动降低进泥量和进药量,增加差速度,将堆积的泥环层快速推出,待扭矩降低到某一数值后,流量和差数度再自动恢复正常。这是一种有效保护设备的措施,但是,在长期运行中,应避免频繁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这样容易使设备经常处于不稳定流量和不稳定差数度状况,过程中的波动会影响处理效果和使处理能力下降。
因此,应根据物料性质、处理量大小、处理要求及离心机结构参数来确定差速度大小。就是说,在现场要根据情况寻找到良好的处理量、处理效果需求的差速值范围,以实现满足泥饼干度的情况下尽可能高的处理能力。
-/gbabefa/-
http://www.tuitehb.com